Search

【在我們面前的灰犀牛,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正視?掙脫低薪時代,抗失業大浪潮,這四件事情你一定要做到】
  • Share this:

【在我們面前的灰犀牛,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正視?掙脫低薪時代,抗失業大浪潮,這四件事情你一定要做到】

#灰犀牛🦏
大家應該都聽過“黑天鵝事件(black swan incidents)”,通常是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 但是我們卻很少去討論:灰犀牛事件(gray rhino incidents),灰犀牛事件是指太過於常見以至於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人才外移
😰台灣社會長期以來面臨的灰犀牛 – 人才不斷外移,幾十年薪水沒有顯著成長。。。

這隻巨大的灰犀牛一直向我們跑來,我們可能聽到很多人在說這件事情,但是它沒有破解的方法,而我們的反應是什麼?

忍受?忽視?一直檢討但是沒有行動?逃跑?

#低薪
台灣經濟在80、90年代成長且比較穩健的年代,薪資的漲幅也完全跟不上物價,而當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風暴,2009年台灣政府為解決金融海嘯而衍生的青年失業問題,提出22K「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後,十幾年過去了,薪資低迷延續至今,並無好轉跡象😰

#新冠肺炎
今年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之後掀起的失業浪潮會有多大多狂?我們不知道,唯一確定的是,我們都要去面對這樣的情況🧐 而且這一次,影響的產業更多,影響的國家也更多。

#傳統職業改變
近年來,台灣的社會結構改變,這也影響了很多產業和職業種類,例如傳統以來大家都覺得是鐵飯碗的“教師”這個職業,在如今少子化、學校減班、傳統教育人才需求銳減、僧多粥少的情況之下,與我們爸爸媽媽的年代的教師相比,就業條件和前景,落差非常大。

#新興職業產生
🤓當然,我們也有新興的產業和職業種類產生,自由工作者、遠距工作者、自媒體工作者…等,都是因為網路的普及和發達而產生的。

#低薪族
根據Joyce查到的一些資料指出,台灣目前一般青年求職起薪,能夠拿到3萬塊的人遠低於40%,依據由財政部統計處的「由財稅大數據探討台灣近年薪資樣貌」報告,台灣有近四分之一的工薪階層屬低薪族,這個族群約130萬人,月薪在2.2萬~2.3萬元,年齡區間在21~40歲者就占了六成。

#有比較就有傷害
Joyce常常會和在台灣的朋友們,還有在國外工作的朋友們聊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都對低薪這件事情非常有感,尤其是有國外工作經驗的,更是感到 “有比較,就有傷害。”👈👈👈

當然我也有朋友提出,他們在大學打工的時薪和現在打工的時薪,的確有提升。但是我想說的是,時薪有提升,但是物價可以說是飆升!

原本的情況,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台灣就業市場環境對於年輕人而言,只能用困難重重來形容😣

可是我也有朋友說,再困難的環境,也有人賺錢。的確是這樣,所以我們不能輕易失去信心,更不能輕易放棄。

#小確幸 #厭世代
此外,原物料上漲帶動餐飲、民生用品價錢不斷的上漲。生存的壓力,有時候即使加班兼差爆肝努力也無法改變現狀,對於當今的薪資,其實不是花很多時間工作就能多做多得。所以,近十年不斷出現流行語「小確幸」、「厭世代」、「崩世代」、「佛系青年」…等,到底是豁達還是逃避?還是無奈?

#外商拜拜
外商投資逐年下降,這已經不是新聞,老實說,現在的新聞好像更喜歡去報政治之間的鬥爭,對於民生方面的實際問題,大家不想報也不想看。往年光鮮亮麗高薪有前途的外商上班族,現在也面臨無薪假,甚至裁員及撤資。

#主流媒體不太說但你要知道
很多主流媒體,不太會告訴你,近年來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勞工薪資改變,許許多多國家無不絞盡腦汁擬定新政策、增加或是建立自由貿易區、祭出多元而且優惠的稅收政策,來吸引外資,還有很多地區和國家,開通特殊人才簽證,放出利好政策來吸引全球頂級人才,不僅為經濟注入活水,帶來最直接的金流,也間接創造與增加就業機會,也能帶動內需。

近年來全球外資直接投資數據(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不少國家和地區在這方面可以說是飛速發展,但,這不包括台灣🤭

台灣在外資直接投資金額持續創下新低,與往日的亞洲四小龍相比,與香港、新加坡、南韓等,真的差很多。外資下滑原因很多,其中沒有利多的稅收政策,會造成逼走企業的情況,而最大的受害者,還是小老百姓,因為這會讓人民喪失工作與職業發展的機會。目前台灣的稅收解釋多如牛毛,9000多條的解釋令,讓外資無所適從,乾脆決定撤資。

#個人可以做的事情
👉Joyce想和大家說,我們每個人的個人的力量或許改變不了大環境,也無法預測和避免大型的全球職場風暴,但是我們可以儘量的以個人的角度來讓自己更有能力面對這樣的情況。

以下4點,掙脫低薪時代,抗失業大浪潮,這四件事情你一定要做到:

✅ 勇敢跳脫舒適圈,善用業餘的時間投資專業力和軟實力。

一般來說,低門檻產業通常低收入,培養和增強與時俱進的工作力及多元職能,才能創造自身在工作職場上的價值,不會被輕易淘汰,也才有轉職晉升與加薪的機會。

✅ 利用科技的力量,用遠距的工作方式來創造多元收入。

如果可以省下通勤的時間,你會發現你能夠更好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這個時候,如果開展一份遠距工作,可以從兼職開始,在你的正職上去疊加收入。

✅ 投資自己,參加訓練課程,加強專業技能,以提升職場競爭力。

這個和第一點是有連帶性的,一定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地的專業技能,可以透過各種免費的資源,很多著名大學都有免費的online課程供人學習實使用。

✅ 不要只在乎小確幸,要有職業計畫和加強收入保障。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可能因為生活和工作的不順利,也因為大環境的原因看不到發展前景,會躲在生活中的小缺幸裡面,這並沒有什麼錯,但是你一定要偶爾花點時間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也要在有正職收入的時候考慮和規劃失業時該怎麼辦。或許是養成存錢的習慣,或許是投資購買失業保險,這些都是會讓你比別人更能在大變動的時代生存下來💪

Joyce沒有灰犀牛的照片,只有灰袋鼠的~ 勉強加裝一下喽~

*******
IG: @joyceseesozandtheworld

#只要我們閃閃發光大家都會看到我們來自的地方
#大鎖國時代你必須主動規劃自己的幸福和前途
#你要的幸福自己做主
#Joyce聊成長
#Joyce聊遠距工作
#Joyce聊在家工作
#Joyce聊態度
#Joyce的國際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Joyce的遠距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我們都能擁有一點點不平凡
#另類成功
#另類youtuber
#WishtoWow
#知識型網紅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國際工作情報站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seestheworld
👉Joyce的IG:@joyceseesozandtheworld
https://www.instagram.com/joyceseesozandtheworld/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異國戀情分享園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talkscrossculturalrelationship


Tags:

About author
澳洲居第5年。內容創作者/作家/講師/澳洲人妻。嗜好為旅行,看房子&國際職場觀察。 ☆出版作品以及駐站發表文章☆ Books ~商業管理書《遠距力:28天成功踏入遠距工作圈的養成計畫》2020.12 繁體版 ~旅行書《旅行白皮書》(合著),2014 西班牙語版 ~勵志書《誰理你的夢想》, 2010.10 繁體版 2011.06 簡體版 Articles ~異國戀情成敗看5大關鍵點 —— 2019 姊妹淘 ~不加班的人生,不是傳說 澳洲工時這樣訂 —— 2019 DQ地球圖輯隊 ~分開的每分每秒都是在累積勇氣 遠距離戀愛成功的6大秘訣 —— 2019 姊妹淘 ~過勞之島 並不值得台灣驕傲,難道創新是熬夜才可以有的嗎?—— 2016 關鍵評論網 ~辭職去旅行,你瘋了嗎?不用非得放下一切才能去看世界,你還有很多方法 —— 2016 關鍵評論網 ☆國際媒體專題報道☆ 1. Joyce被The Economist 特別報道的采訪(7 DEC 2019《經濟學人》國際版,特別報導:亞洲四小龍 總共七個深入報導): https://www.economist.com/special-report/2019/12/05/after-half-a-century-of-success-the-asian-tigers-must-reinvent-themselves?fbclid=IwAR3punKJP-owTH8W6-D7MkBjPNMetEDY3B2LXP6NCkp-6nlYTRQkAZFQVPQ 加長版特別報導詳細講述和探討目前南韓、新加坡、香港以及臺灣在經歷1960-1990的高速經濟成長後,目前的經濟和社會情況。關註議題包括:亞洲四小龍現況、經濟和國際貿易現狀、科技發展、香港問題、民主政治的挑戰、長工時低生育率...等,非常深入的報導。 2. Joyce在澳洲SBS電視台的專訪: 海外工作達人.網紅作家Joyce Yang:在澳追求工作生活平衡【我們的故事】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sbs-mandarin/zh-hans/audio/joyce-yang 3. Joyce在中國郵報China Post的專訪: 在澳台灣作家紀錄首都疫情狀況「在坎培拉很安全」| Taiwan columnist shares take on pandemic in Australia https://chinapost.nownews.com/20200605-1332956?fbclid=IwAR1Gy-tGX4QZYj9WmwhU3KoJ8CSMFlt9vL2Uj4u8kko5ZPCoOkvAM750p0g ☆和各國旅遊局/觀光局/旅遊產業的合作☆ ~Skyscanner Taiwan & Hong Kong 2019年8月環球美食的主題照片IG合作 ~澳洲旅遊局、新南威爾士雪山旅遊局、Tumbarumba酒莊、Crystalbrook Collection飯店集團、Hyatt飯店集團、澳洲精品酒店聯盟...等IG合作 ~堪培拉旅遊局冬季旅遊主題IG合作 ~2019年11月受邀於Hilltops旅遊局,擔任他們Insta Meet的網紅 ~2019年12月堪培拉旅遊局 IG 2019年度最佳照片第三名
我是Joyce,目前擔任澳洲坎培拉大學國際市場專家,曾擔任澳洲北昆士蘭旅遊局亞洲市場負責人,足跡遍佈28個國家168個城市,曾旅居瑞比法英大陸。 IG: @joyceseesozandtheworld
View all posts